內容
清明,又稱踏青節、三月節……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是“自然節氣”,也是傳統節日。
除了掃墓祭祖、出門踏青外,清明節的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,一起來看看民間愛吃的八種傳統食物吧!
青團-Green rice ball
江南地區的人們經常在清明節期間食用這種由糯米制成的綠色團子。由于糯米中混合雀麥草汁,所以團子呈綠色。
馓子-San zi
在中國,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,都是清明食用馓子(通過油炸面粉制成)的傳統。差別在于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,體積較大;而南方馓子以米面為主料,更為精細。
薄餅-Thin pancake
福建廈門的人在清明時節常常食用薄煎餅,薄餅中加入紫菜、煎蛋、蔬菜和辣椒醬,會更加美味。
大蔥蛋餅-Spring onion and omelette
清明節,山東青島的人們有一種吃大蔥和蛋餅的傳統。人們相信這兩種食物可以改善視力,使眼睛更為明亮。過去,學生經常在清明節送雞蛋給老師,以表敬意。
芥菜飯-Steamed rice with leaf mustard
在福建省東部的許多地方,人們經常在清明節時用芥菜蒸米飯,以預防疥瘡等皮膚病。
清明果-Cudweed herb rolls
清明節前后,是采摘新鮮鼠曲草的時機。人們會在蔬菜卷或餃子里加入鼠曲草當做餡料;華南地區,人們還將這種野菜加在饅頭里面。
子推饃-Zitui bun
子推饃以春秋時代(公元前770-476)的隱士介子推命名。每個子推饃重量約500g,饃上有許多五顏六色的面團動物和花朵裝飾物,饃中通常會加入雞蛋和棗來提升甜度;陜北地區有在清明節食用子推饃的習俗。
艾粄-Ai ban
對于客家人來說,用艾草和糯米制成的艾粄是清明節的食物之一。將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,加入芝麻、花生和眉豆,蒸上15-20分鐘即可。
你的家鄉有哪些清明傳統美食呢?